顾建军:智能未来:高职院校再定位与战略节点
顾建军:智能未来:高职院校再定位与战略节点
大家下午好!
我们这一次论坛的主题非常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教育创新驱动与智造中国”,它的基础是什么,它的文化环境是什么,它依托的手段和方法是什么,我想这些可能都是我们要深入思考,才能有所突破的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把技术视为雕虫小技,登不上“大雅之堂”。今天,我就以这样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技艺,从技术教育的视角阐述如何成为兴业强国的法宝,与大家交流与分享。
“李约瑟难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国有古代四大发明,但是到近代真正的科技却没有了。从以前的电灯、电话、电报一直到现在的电视、电脑、互联网等,为什么这些原创技术都是在西方的土地上产生的呢?为什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当下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一具有悠久科技发展史的大地上?这给我们十几亿中国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反思空间,这需要我们要从技术、文化、教育、体制机制等更多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我们去考察西方学校里的时候,常常感慨他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就已经开始用锤子、起子、电锯、电钻进行技术制作实践,不仅仅是男孩子,甚至女孩子走路还在摇摇摆摆的阶段时都进行这样的活动。而我们中国的小孩子从小就沉浸在学奥数、英语、作文、小提琴等之中,走在“应试文化”的大路上,一些学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对电锯、电钻还不认识,“不知技术为何物”,有的还有“惧怕之心”。“刷题”成为我国儿童学习的方式和最日常的话语。我在想,我们的创造性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用什么文化来陶冶?我们的家长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看这一组图片,是不是我们已经输在的起跑线上,我们真的要认真思考,不能过度陶醉了(展示各国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境图片)。
新中国成来以来我国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但是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排行榜上,中国大陆连前二十位目前还没有排进去。世界各国按照最新的科技实力排名办法大致分为五级,第一级仍然是核心国家——美国,我们中国只排在第四级,所以差距仍然十分大。回归到日常生活当中,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大妈”“中国大婶”去日本抢马桶盖?为什么有那么多出国者愿意花巨款购买德国等西方国家的炊具、餐具、家用工具?因为它有着一系列的人性化功能设计和技术参数要求,有着工匠般的优质工艺,有着相应的技术道德、技术观念、技术可靠性做支撑。对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但也不能固步自封。
现在,创新驱动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重点,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中小学时几乎都要参观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前不久,习总书记在八一中学关注“卫星项目”,对学校学生的创新智造空间非常重视。前任总书记胡锦涛到人大附中、北京八十中学考察,也都关心学生的技术创造能力,胡锦涛在人大附中还专门听了技术教师李作林的“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一堂课,到北京八十中时,还亲自使用简易切割工具、测试学生制作的仿生机械手等。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创新驱动战略与我们的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链条。中央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讲到科技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反复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要高度关注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重视技术教育的现代性建设,把技术教育列入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内容是历史潮流和国际趋势。工业革命使技术教育进入了现代学校的圣地。18世纪以珍妮纺织机、蒸汽机车的发明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社会变革。当时在英国、法国、德国的很多民众步行几百里路去观看机器,形成时尚,视为神奇,这也许就是技术的“增圣性”与“去圣性”,也可见技术革命对社会和人类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从技术教育的理论发展也可以看到,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就有关注技术教育的内容。马克思在150年前,针对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教育变革的现代需求,就提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把技术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德育当然是贯穿于其中的,也就是全科育人。1917年,列宁把技术教育甚至列入了党纲,提出“我们一定要立刻尽可能地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对未满十六岁的男女儿童一例实行免费的义务的普遍综合技术教育”,前苏联和当下俄罗斯科技力量的不可小嘘,也许从当时技术教育列入党纲就奠定了基础。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指出,“在人类发展变化的下一个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引起了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引导社会变化,是今日儿童应对明日世界的基础”,海德格尔把技术视为当代人的“在世方式”。正因如此,“普通教育应当以神圣的方式,把技术介绍成我们的历史,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我们未来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技术教育应该是当代儿童和青年人的基本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密不可分。技术教育中的技术设计、方案构思、图样制作、工艺选择、技术试验、要素权衡、材料加工、作品优化等,充满着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和复杂的问题解决,而且技术教育是基于真实世界、富有意义建构的学习,强调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英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技术列为5到16岁孩子的必修课程,而且把技术列为全国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相当多的学校都建立了“创造学习中心”、“创意学习中心”等,与我们当下所做的“创客空间”除了技术上的差异外基本一致,2009年,我到英国的学校参观,他们有的学生都是用自己设计的3D打印机进行技术制作,由此也可见一个“日不落”工业帝国的教育底蕴。俄罗斯在1993年之后,把技术课程列为1-11年级学生一以贯之的课程,实现了传统的劳动教育、综合技术教育的现代转型。美国在2000年出台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K12技术教育标准》,规定了幼儿园阶段到高中各个阶段的技术学习内容,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涉及了多样常见技术,融合到各个方面。
技术教育的现代性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技术素养首先要从技术规范开始,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重大事故,比如上海的楼脆脆事件,天津“812塘沽爆炸”、昆山前年的“8.2特别重大爆炸”、温州去年“5.1安全事故”,以及西部一系列煤矿灾难等,都是我们基本的技术规范和技术素养出现了问题。在我们热衷于创新人才培养、热衷创客教育的同时,首先要打好技术素养的底色,这是技术的两面性使然的,否则就不知道人类的创造性的彼岸在何方。技术越是进步,越是智能,技术理性越是重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感、价值感也就尤其重要。对此,我们不能被文化浮躁冲昏我们的头脑。当然,技术素养还涉及到我们能不能理解这些技术、用好这些技术,更科学、更道德地使用这些技术,还有对技术的选择、技术产品的维护等。技术素养怎么培养呢?核心要参与技术实践活动。如果基于现代技术教育的理念,让孩子们培养起了更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他们的创造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利用这个机会,简要说一下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变化。课程目标方面建立了技术核心素养体系,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造物是人类的原始本性,也是人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图样表达是我们创新能力培养的中介,把形象变抽象,抽象变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来设计、来创造。课程内容方面,构建了技术与生活、技术与创造、技术与工程、技术与职业的结构体系。其中技术与创造成为一个专门的学习领域,旨在加强技术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率,也是对传统技术教育的现代性改造。目前,浙江省把技术学科列入到学生高考选考科目中,引起了一定的社会震动,尽管在世界上不足为奇,但在中国教育现有评价体系中实现了突破,还给了学生对技术学科的选择权利。选考的实践证明,社会上非常赞成,并得到了家长和多数高等学校的肯定和认可。
总之,没有技术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没有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协调发展;没有技术教育学科基础,就没有坚实的创造教育,就没有坚实的中国智造。陶行知讲“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表明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基础,创造也好、创新也好、创业也好、创客也好,STEM也好,都可能是“花拳绣腿”和“雾里看花”,都没有抓住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没有很好的尊重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对此,我们应当保持一份教育人的警觉和自律。当然没有技术与创造力的教育开发,没有完整的现代教育,就没有中国梦的更好实现。对国家来说,技术教育非常重要,可谓是,计教不牢,地动山摇!
激情之后还是要回归现实,教育现实中还有“吊瓶备考”给学生打氨基酸的,还有最刻苦的“赤膊班”,最励志的“动员令”等画面。我想以狄更斯的《西城记》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槽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由此将坠入地狱,由此将升上天堂。”我想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主题,更多是通过呐与喊、鼓与呼,共同把失望之冬变成希望之春。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