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探索性劳动教育传承学科使命——以锹当笔 推开考古学的大门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2日 浏览次数:115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头西斜,落日余晖洒在整齐的考古发掘探方群间,刚刚完成一天8小时田野实习的学生们沁着汗珠的脸庞也漫上了金色。在他们的脸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读出了“幸福”二字。
田野考古实习课程是高校考古专业的必修课,但连续4个月的野外实习实属少见。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这项以探索性劳动教育传承学科使命的课程实践已经延续了60多年,在新时代正焕发着日益夺目的光彩。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完美结合中,青年学生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情操升腾着。
知行合一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17级本科生阮可欣未曾想到,她的20岁生日会在颠簸的旅途中度过。
2019年9月2日,学院新石器商周考古教研室4名教师带着2017级23名本科生,大巴转高铁,高铁又转大巴,一路辗转近7个小时,抵达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大连乡大朱村的北京大学平粮台遗址田野考古队驻地。
“我真的能挖好这块土地吗?我该怎样承担起这份责任?”虽然已经修完了“田野考古学概论”“田野考古技术专题”课程,掌握了测绘、画图的基本操作,也能够流畅地背出田野考古的全部流程,但面对那片田野,阮可欣依旧感到迷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北大田野考古教学实习课程建设模式下,大三上学期开设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必修课,其间,师生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集体用餐、上工不辍。晴天上工,雨天上课,教师们白天手把手教发掘,晚上一字一句改记录;学生们和工人一起在考古现场挥汗如雨,实践田野发掘、室内整理、田野调查、报告编写等环节,直面考古前沿。
平粮台遗址1980年发现并进行了发掘,是中国最早确认的史前城址之一。2014—2019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考古队重启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获得第一手资料是一切考古研究的基础,田野考古需要学生用手去发掘、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分析。
每天早晨,穿过清晨的雾气,学生们走入平粮台遗址的围墙,开始一天的工作。收工后,在小卖部买一瓶冰可乐,大家便感到由衷满足。从驻地到工地两点一线,去县城看一场电影、吃一碗烩面就是最大的娱乐活动,师生们却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简单生活中品出了“甜味”。阮可欣觉得,那种在知行合一中探索出自我生活秩序的奇妙感觉让人着迷。
“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啥都能干,拿得起知识分子的笔,挥得动劳动人民的锹,更有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情操和精神。”雷兴山觉得,考古人拿起手铲就跟作家拿起笔一样,只不过他们翻动的是大地这本“无字天书”。当严谨的科研活动与繁重的体力劳动相遇,一场意志品质的考验便开始了。
豁然开朗
以前,当别人问起“学考古到底是干什么的”,学生们都有过同样的顾虑:该怎么回答?难道要用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地层学、类型学、各种考古学文化吗?小心翼翼的思虑中,既怕这个学科被人轻视,更怕对田野尚一无所知的自己轻视了考古学。
走进田野两个月后,一切彻底改变了。当从土里取出一个完整刻有花纹的龙山时代纺轮时,当一铲下去露出填土剥落后的新鲜界面时,当层层叠压的房址直白地露出真面目时,阮可欣知道,他们脚下就是真真切切的历史,捧起一捧土,指缝间流下的就是4000年的光阴。再有人问起什么是考古学,他们会讲述田野的故事和被土地尘封的历史,更会自信而骄傲地说,他们就是承担揭露、解释、呈现历史痕迹神圣而庄严使命的考古人!
田野考古似乎是一条纽带,将动手动脑与学科最前沿的现象紧密结合,将基础教学与重大科研相结合,在解决考古学术问题的重要遗址,在直面前沿现象的探索性劳动中,引领学生参与重大学术课题。在西周都邑周原遗址、秦人都城雍城遗址、特大史前中心聚落石家河遗址等实习基地,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好互动循环已然形成。
北大考古人中流传着一个段子: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去了考古所,又回到村里挖土,土块打得比农民还碎。不为人知的或许是这碎土块背后的学问。在与河南省考古院的合作中,平粮台遗址取得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布局特征、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平面、中国最早最完备城市排水系统等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和新认识。
“考古学家不是椅子考古学家。一学期的田野实习甚至胜过两学期的在校学习,田野实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机会,直接影响他们毕业论文和今后研究领域的选择,甚至会影响学术生涯的一生。”不记得多少次,相似的场景在雷兴山眼前闪回。
在一个个5米见方探方的作业单位中,每名学生都是一个探方的“探长”,和农民工一起挥锹抡镐,挖出的土往独轮车上一装,50米的距离往返几次便汗流浃背。在特意增加体力劳动比重的课程设计中,总能收获意外之喜。全天劳作结束后,整天与灰土为伴的探方工作面干干净净,工具摆放整整齐齐,似乎在无声回应着“探长”们“一尘不染”的承诺。
“向北1厘米!向南3厘米!”室外发掘接近尾声之时,学生们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开始布方那天工地上的声音,在一次次复盘、思索中,使手铲、刮剖面、分地层的努力依旧清晰可辨。那悠长的时光,辽阔的土地,也让青年学子们在低头看土、抬头看天的田野生活中真正与考古学紧密相连。
在雷兴山的视野里,田野考古实习是一个分水岭,农村广阔大地和美妙田园生活营造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完美结合的空间,让学生们意识到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劳动观念在真情实感中加速升华,也更加坚定了毕生从事考古事业的信念。
报国自觉
田野实习的每一天,对这些青年学子来说,似乎都充满着惊喜与欣喜,为着每一次发掘中对新发现的期待,也为着走出书斋、体察社会、拥抱生活的难得机遇,“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并不遥远。
2019年9月26日下午,平粮台考古队临时党支部、团支部成立大会暨临时党支部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实习基地召开。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人大代表、时庄村党委书记时兴荣讲述了他带领村庄致富的经历,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讲述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让古城换新颜。在考古文博学院“支部建在考古队上”的优良传统下,身体力行、主动担当的行动自觉和心怀家国、心系人民的报国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升华。
一名学生,25平方米的探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于这些成长中的青年来说,它推开了考古学的大门,让他们在适应与思考中探寻自我、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中建立自信、在俯首深耕中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自觉。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创建层次丰富、内涵多元的实验实践类探索性劳动课程体系是北大考古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起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在野外开展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的实践中,欣喜地看到,着眼于解决考古学研究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学生们在经历了理论、方法与实践领域系统训练且提高专业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在集体意识、团队建设和国情教育等方面亦耳目一新。“实习教学的收获不仅在实操层面,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与进步。”
“考古学真是个奇妙的学科,我们脚踩黄土,却仰望着人类历史文化的浩瀚星河;我们执着于钻研学术问题,依然永远心系祖国、心系人民。”阮可欣和她的同学们似乎已将这股基于学科自信的青春力量镌刻进了那段田野时光中,也镌刻在彼此的心中。(本报记者 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