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成功案例
  3. 梅村中学
  4. 梅村技术文化——南京教育家创作

梅村技术文化——南京教育家创作

梅村技术文化——南京教育家创作

 梅村技术文化

南京教育家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

梅村技术文化

水利工程篇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房子被毁,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首领们都推荐鲧。鲧采取“堵”的方式治理水患,结果花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服,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改堵为疏,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们种庄稼了。

image1

泰伯渎

泰伯渎是我国历史上开凿的第一条人工运河。

据说商朝末年,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了将王位继承权让给其弟季历,而避地到梅里。泰伯发现江南地势低洼,水灾严重,为了灌溉、排洪,他带领土著居民疏通了当地的水系,形成了一条绵延近百里的水道——泰伯渎,即今天的伯渎河。泰伯渎长87里,宽20丈,西起清明桥古运河,东至曹家角入曹湖,为锡东地区的东西干道。

image2

泰伯还带领当地人民开凿了香泾、洋泾、龙泾、梅泾等九泾,通常被称为“九泾一渎”。泰伯渎流经坊前,梅村到鹅湖。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使荆蛮地区得益匪浅,原来的沼泽地现在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庄稼连年丰收,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出现了飞跃的新局面

image3

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运河并不是一次开凿成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分段开挖连接而成。概括起来,主要经过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1.  早期运河——邗沟

最早动工的京杭运河段是吴国沟通江淮的邗沟(后来叫里运河)以及沟通苏州和扬州的运河。

公元前506年吴国打败楚国,公元前494年又征服了越国。于是,吴王夫差认为自己在长江流域的霸主低位已经确定,决定用兵北方,以强迫齐、鲁、晋等诸侯国称臣。夫差为了北伐军队和粮秣的运输,他于公元前486年~前484年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凿邗沟。邗沟南起今扬州近郊的邗城之下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邗沟的线路比较曲折,目的是在利用当地的众多湖泊,以便减轻施工的负担。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有确切开凿纪年的第一条大运河,长约150公里。

邗沟的河道虽然比较曲折,对航运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的开凿沟通了江、淮、泗、济诸水,对加强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image4

2.  隋唐运河

运河开挖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隋朝。隋朝定都洛阳后,当时长江三角洲已经开发为经济中心。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和把长江三角洲大量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首先于公元605年,迫使千百万劳动人民,从洛阳到江苏省的清江(淮阴)开凿了约1000公里的“通济渠”。然后于公元610年,从江苏省镇江至浙江杭州,疏通并开凿了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原来的“邗沟”进行改造。这样,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首尾相接,共长1700多公里,从洛阳可直达杭州。隋炀帝为了巩固东北部的边防,又于公元608年,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开凿了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隋代仅用6年时间,开挖了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总长达2700公里,水面宽30~70米。据历史记载,当时从天津经洛阳至杭州,可通行长200尺、高45尺的4层楼的龙舟和最大载重量达100~200吨的木帆船。这样巨大规模的运河,全凭着劳动人民的双手开凿而成,所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image5

image6

image7

但开凿运河真正获得好处的是后来唐宋两朝,因为隋朝已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构筑起来。唐代没有像隋代那样大规模地开凿运河,唐代的主要工程是对隋代遗留下来的运河加以疏浚、整理、补缀、扩充。唐代因隋之旧,其政治中心在长安和洛阳,而经济重心却在江淮地区,因此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是唐朝的一条大动脉,影响到唐朝的兴衰。唐代的漕运是我国漕运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3.  宋元运河

北宋十分重视开发运河交通与运输,通过先后整治开凿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以及江淮运河、江南运河、两浙运河等重要运河水道,把江浙、两淮、荆湖等南方地区与河北、京东、京西及京畿等北方地区连接起来。南宋政权亦大力疏浚江南河道供其所需。

image8

到了元朝,定都北京,政治中心由中原转到华北。因此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联系显得更加重要。隋代虽已开挖了南北大运河,但从北京到杭州,须西绕洛阳,费时费工,很不方便,而且在唐宋时期,洛阳以北的永济渠即已大部淤塞。为此,元朝忽必烈于1283年在济州(今山东济宁)一带开“济州河”,又于1289年挖“会通河”。这样,就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结起来,清江以南接隋代的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北京和天津间的运河,隋代虽已开凿,但因水源不足,含沙量多,不久便不能通航。到元朝,又于1292年引北京西山各泉水,经北京城和通县,汇合温榆河至天津,这一段即今天的北运河,当时称为通惠河。1293年京杭运河全线通航,这就是今天地图上画着的那条南北大运河。

3. 明清运河

明清两代建都北京,在元代京杭运河的基础上,对运河某些河段进行整治改道,并建立管理机构以保证运河通畅,大运河进入全盛时期。明代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为了实现南粮北运,明王朝在元代京杭运河的基础上,着重对运河某些重要运段进行了多次整治改造,并围绕运河建立了一套机构管理制度,至此,沟通南北地区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始贯通定型。

明代,京杭运河通称漕河,在长达三千多里的运道中,有的是利用天然河泊,有的则为人工开凿。运道既不相同,各段名称亦各相异。大体而言,从通州至天津一段利用潮白河道,又称白漕;从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又称卫漕;临清至济宁以南,是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有闸漕之称;徐州至淮安为原泗水运道,后为黄河所夺,故有河漕之称;从淮安至扬州,多为湖泊运道,故称湖漕;而长江以南运道通称浙漕。

清后期,因黄河决溢频繁,运河出现严重的淤塞。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漕粮改行海运,大运河全线断航。

4.  当代运河

1958年,国家制订了改造大运河的计划,把改建运河与治理黄河、淮河、海河结合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投资对大运河进行大规模的分段整治。在600多公里的江南段,拓宽、浚深河道,沟通了至钱塘江的水路。在苏北段新建11座大型翻水站和多座复线船闸,以适应北高南低的地势。从长江抽引江水以满足运河全线常年通航和沿线工农业生产用水,苏北段目前已建成能并行2000吨顶推驳船的二级航道。京杭运河今天已成为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水运大动脉。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古老的大运河必将焕发其青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系统,位于岷江中游成都平原。它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等作用。在历史上,无论在工程配置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外水利史上的明珠。

岷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岷山南麓,海拔4000多米,至宜宾汇入长江,全长约735公里。自源头到灌县为上游,穿行于坡度很陡的崇山深谷中,340公里的水程,竟下降3000多米,水流湍急。从灌县到乐山,从乐山到宜宾,分别为岷江中下游,它蜿行于坡度很小的成都平原,流水缓慢。因为岷江洪峰的流量很大,又因为当它流到灌县时开始进入平原,流速骤然由快变慢,所以洪水极易在此泛滥成灾,使成都平原的许多地方沦为泽国。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image9

image10


 1.  宝瓶口的修建过程   

首先,李冰父子召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image11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  分水鱼嘴的修建过程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image12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3.  飞沙堰的修建过程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

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两岸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image13

1.   三峡工程的建设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目前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68米提高到88米。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长江水运、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大坝蓄水至35米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永久通航建成启用,同年左岸第一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水库平均水深将增加10-100米。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海拨175米,夏季考虑防洪,海拨可以在145米左右,每年将有近30米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米。

2.   三峡工程的效益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供给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重庆段长江将成为湖泊,水势平缓,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992年,江泽民提出要抓紧南水北调等跨世纪特大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的实施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几十年的调研工作,在分析比较了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image14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1.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黄河,流经山东、河北至天津。输水主干线长1156公里;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输水线路长701公里。

2.  中线工程

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到北京团城湖全长1277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水源区工程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和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输水工程即引汉总干渠和天津干渠。

image15

丹江口水库大坝

3.  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建筑篇

泰伯城

《舆地记》记载:“泰伯当殷之末,中国候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约1530余米),外廓三十余里(约15000余米),在吴西北隅,曰故吴墟”。《吴地记》记载:“泰伯筑城于梅里,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今曰梅里乡,亦曰梅里村,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亦云吴城。”《吴越春秋》记载:“数年之间,民人殷富。遭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

image16

勾吴筑城以后,巩固了泰伯的统治地位。后来越灭吴,勾践将泰伯城夷为平地,成了一片废墟,后称为平墟。泰伯城存在了600多年。

故文台

泰伯定居梅里后,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与当地百姓交流,“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拥为君长,自号‘勾(古写为“句”)吴’”。太伯建国因“荒三千”是他的发祥地,于是在“荒三千”中央筑一高台,取名文台,作为祭祀、庆典之用。泰伯在举行庆典时都要登台朝拜天地,检阅臣民。阖闾迁都姑苏后,亦筑一台,仍名文台,“荒三千”的文台改称“故文台”。

故文台仍在“荒三千”,高约10余丈,占地约2亩,孤立土丘,拔地而起。

image17

泰伯庙

王仁辅的《无锡县志》明确记载:“吴泰伯庙在州(无锡州)东南五里景云乡,临泰伯渎。”这部县志引用了北宋《太平寰宇记》的内容:“泰伯开渎以备旱涝,百姓利之,为立庙于渎侧。鸿山梅里皆有泰伯庙。”

泰伯庙,在今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在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吴都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现存的泰伯庙为无锡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建筑群。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明邦”四字,因孔子尊泰伯为“至德”而来。石牌坊北面是泰伯庙第一进建筑三券棂星门。棂星门面阔三间,石柱高六米,石柱上有盘龙、仙鹤、云海雕饰。

image18

经过世代修建,泰伯庙沿中轴线自南至北有金水河、香花桥、 “至德名邦”石坊、棂星门、戟门、至德殿、祖师殿、关帝殿;中轴线以东为东院,东院有三让堂、尊德堂、仓厅、小让王殿、大夏堂、慈俭堂、圣堂、还山小筑;中轴线以西的西院有珠宝堂、云山深处、德洽堂、采芝堂、隔凡楼、大树堂。泰伯庙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成为江南有名的古迹。

1. 至德殿

至德殿,又称让王殿,为泰伯庙主体建筑,远眺大殿,飞檐斗拱,肃穆庄严。殿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进深八间。殿内立楠木柱十四根,石柱十根,皆为朱漆。月梁和明间的檀枋上都施彩绘,斗拱连环,制作精美,色彩纷呈,古朴典雅,令人肃然起敬。至德大殿正中悬有康熙御书“至德无名”,乾隆御书“三让高踪”金匾两块,及其它名人、吴氏后裔、邑人献匾多块,楹联多副。

image19

image20image21

至德殿院内两边即是东西两庑,各九间。依时间先后依次塑有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夫差、季札、子胥、专诸、孙武等28人像。

2. 泰伯像

至德殿上正中端坐着泰伯的塑像。该像由无锡泥人研究所所长,泥塑大师柳家奎主持塑制。像高4.5米,头戴冕旒,手捧玉圭,身穿玄衣纁裳,为商周古帝王服饰,衣服上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等十二章纹,脚穿赤舄。泰伯像古朴庄重,高贵典雅,完全符合历史人物的时代特点。

 

泰伯墓

泰伯作为勾吴国的创始人,对东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修建了泰伯墓。

泰伯墓位于江苏无锡县梅村镇鸿山。墓在山南麓,依山建造。上面是坟冢,平面圆形,直径约3米余,周围筑青石块护墙,顶部用土覆盖,高约2米多。前有石望柱一对,各雕石狮一只。向下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刻“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其侧有泰怕墓碑记两块,一是明弘冶十四年(1501年)立,一为明天启三年(1623年)刻。墓前有月牙池,池后有石牌坊和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建的享堂。墓由下至上,用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单体建筑和石刻等连成整体,四周筑围墙,占地3亩左右。

衣食篇

桑蚕

1. 桑树的种植

桑树的种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繁殖法,如播种法;一种是无性繁殖法,如压条法、扦插法以及嫁接法。

 image22

     (1)  播种法  

播种法是最古老的桑树繁殖方法。它利用桑树种子培育桑苗,育成的桑苗生命力强,根系发达,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但这种方法的生长时间长,不如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成苗时间短。

(2)  压条法

压条法是把母树枝条压入土中,待枝条长出新根后与母树切断而成为新的植株。这种方法简单,生长快,成苗时间短。新桑苗和桑园中原来的桑树“枝枝相似”。

(3)  扦插法

扦插法,是将桑枝剪下插于土中成活。古代扦插桑条往往直接扦插在桑园里,而不是先插在苗圃上育苗,后移植桑园。扦插一般利用一年生的木栓化(即细胞壁内渗入了脂肪性的木栓质的结果)枝条进行,故也称为硬枝扦插。

(4)  嫁接法 

嫁接法形式上是把桑树上的枝或芽(称为接穗),移接到另一株桑树的枝、茎或根(称为砧木)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共生的新植株。其原理是:嫁接成活后,被移接的砧木吸收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和水分等供给接穗,而接穗制造的有机养分输送到根部,供应根系生长发育之用,这样接穗和砧木在营养和代谢上互相交换、互相同化,新的植株根系强盛、性状优良。

image23

2. 贮茧法

在常温下,采茧七、八日后蚕蛹即会化蛾。若要延长缫丝的期限,必须采用专门的方法杀蛹贮茧。

(1)  日晒法

日晒法即把摘下的鲜茧直接摊在地面上进行暴晒,将蚕蛹晒死。此法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但简便易行。在强烈的日晒下,大约经3~4小时即可把蚕蛹杀死。

缺点是损害丝质。茧丝蛋白在长时间日照下容易受到破坏,使茧丝质量劣化,缫丝时解舒困难,故其茧所缫生丝虽色白,但丝条单薄,光泽欠佳,比较脆弱,做成的丝绸衣服,耐穿时间与盐浥法相差很多。

(2)  盐浥法

盐浥法贮茧是利用盐水作为封闭层,使蚕蛹与外界空气隔绝,同时吸收蚕蛹中的水分,并以盐水浸透到蛹体内杀蛹。盐腌处理中蚕丝蛋白质受到保护,因此丝条强力大,缫丝时解舒优良。

此法对于保护蚕茧内在质量虽然十分有利,但操作繁复,对于小批量的蚕茧尚可及时处理,茧量巨大时,无论从所需的器具还是处理的工作量而言,都是难以应付的。

(3)  笼蒸法

笼蒸法即用蒸笼作为蒸茧工具,把鲜茧铺在蒸笼内置于蒸锅上,将蚕蛹蒸死,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此法对于防止蚕丝蛋白质变性,保护茧丝质量十分有利,元代及至清代得到推广,并且很受推崇。

《农书》及《豳风广义》等相关资料中记载有笼蒸法的操作过程:蒸茧时,先将蚕茧外蒙茸之衣拉净,用笼蒸三扇,以软草扎圈,加于釜口,以笼两扇坐于其上。笼内均铺茧,厚三四指许,蒸至热气透出,频于茧上以手背试之,如手不禁热,可抽去底扇,却继添一扇在上。如此连续地上下抽换作业,用蒸笼十分方便。蒸时不要蒸得过头,过头缫丝时容易发生断绪;亦不要蒸得不透,不透则蚕蛾仍未死,势必会咬破茧层飞出。如手背不禁热,方是蒸得适宜之时。

3. 织机

(1)  腰机 

以手提开口杆(综杆)使经丝分为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织制素织物的织机,应是最古老的织机。它以人的身体作为机架,织轴用腰背或腰带缚于织者腰上,故称为腰机。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开始使用原始腰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保存了原始腰机的织造技术。

image24

(2)  双轴织

双轴织机则是在原始腰机基础上发明的一种由手提综开口、以卷布轴和经轴两轴为主要特点,卷轴和经轴均固定在机架上的织机。

image25

(3)  踏板立机 

踏板立机也是一种织制平纹类素织物的织机,至迟在唐末五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元代《梓人遗制》中称为立机子。

image26

(4) 踏板卧机 

踏板卧织机分直提式和提压式两类。踏板卧织机的织造经面一般呈水平状。现代湖南湘西提压式踏板卧织机是目前较典型的机型。

image27

(5)  束综提花机

束综提花机,即花楼织机,是以线制花本为特征的提花机,在初唐时出现。可用于织制花纹循环大的提花织物。

织造时需要一名织工和一名挽花工,两人配合操作。挽花工高坐在花楼上,口中唱着挽花程序所编成的口诀,同时用手提拉花束综,下面的织工协同动作,一来一往引梭打纬。束综提花机的发展顶峰是大花楼机,其特点是花本大而呈环形,南京摹本缎机和妆花机即属此类。为贮存花纹循环特别大的提花程序,人们将花本编成环形悬挂在机后,其上代表纬线的横线可多达十万余根,可以织出龙袍这样的大花纹织物。这种大花楼织机至迟在唐代晚期亦已出现。

image28

(6)  绒织机 

清代开始真正流行绒织物。织造绒织物的绒织机与一般织机有较大的相同之处,但由于绒织物的经线有起绒经和地经的区别,因此,绒织机具有一些其他织机所不具备的起绒杆和送经装置;起绒杆通常由细铁丝或细竹杆制成。起绒杆使织物形成绒圈,它先以假织的形式被织入织物,然后抽出形成绒圈,或经割绒后取出则成绒毛。绒织机的送经装置采用双经轴或在织机后排放塔形筒子架,架上安置层层筒子,每根绒经都由筒子直接引出,这样,每根绒经需多少均可随意。

image29

4. 缫丝

将若干根丝同时抽出并利用丝胶粘着在一起的过程,称为缫丝。缫取的丝称为生丝,一根生丝一般由七、八粒茧合成。

缫丝时,煮茧温度非常重要。汤温过高,容易使茧子煮的过熟,丝胶溶解过多,不利于集丝时的抱合,并易使丝色变褐;温度太低,舒解太慢,影响缫丝的产量。

(1)    热釜缫丝法

热釜缫丝法缫得的丝称为火丝。用热釜法缫丝时,煮茧与抽丝共用一锅,直接安放在灶上。此法的优点是煮茧缫丝的效率较高,但由于每次投入盆中的茧量大,缫丝速度快,故不易控制粗细,所缫丝质量不如冷盆丝。

image30

(2)  冷盆缫丝法 

冷盆缫丝法缫得的丝称为水丝。用冷盆法缫丝时,煮茧与抽丝分开,因此,须备一煮茧用的热釜和另一抽丝用的冷盆(又名“串盆”)。茧在热釜内煮炼几分钟后,移入水温略低的“串盆”中抽丝,这样抽丝便可从容不迫,避免因抽丝不及而茧煮过熟,损坏丝质。

image31

 

5. 缫丝工具

(1)  手摇缫车 

手摇缫车通过手摇曲柄带动丝軠(缫丝车上的轮),使缫丝盆内的茧丝通过架在缫车上的集绪器和鼓轮并在一起绕于丝軠之上。使用时,必须两人合作,一人投茧索绪填绪,另一人手摇曲柄转动丝軠。

image32

(2)  脚踏缫车

脚踏缫车是从手摇缫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在丝軠的曲柄处接上连杆并和脚踏杆相连。用脚踏动踏杆作上下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使丝軠曲柄作迴转运动。利用丝軠迴转时的惯性,使其能连续迴转,带动整台缫车运动。这样索绪、添绪和迴转丝軠就可以由同一个人分别用手和脚来进行了。唐宋之际出现。

image33

(3)  缫丝机 

中国传统的缫丝技术与机械改革相结合,就形成了近现代的缫丝机。它的机械动作不再依靠人工,而是用电动机取代了脚踏手摇的方式。缫丝机的出现,使原来的一台只能缫一绪至几绪,发展为一台能同时缫几百绪,并且一个缫丝工可以看管一百多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

image34

6. 络线

绕在缫丝车丝軠上的丝呈绞状,在加工前首先要把它转绕到丝筒上,才便于加工成经线和纬线,这一步骤称为络丝。秦汉至唐多用手转籰子络丝,宋代以后则出现了绳拉单籰“扯铃”式络丝车。

image35

解丝络车

7. 并丝与捻丝  

并丝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丝合并成一根股线,或者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股线再合并成一根复合股线的加工过程。通过并丝,可获得一定粗细的丝线,并可提高丝线的均匀度,除去丝线表面的粗结。捻丝是对丝线进行加捻,提高丝线的强力和耐磨性,减少丝线的起毛或断头,增加织物的弹性,使织物表面具有绉效应(弹性)及抗折能力,并使织物表面光泽柔和。其捻转的方向,用英文字母Z或S倾斜方向表示,称为Z捻或S捻,也称为左捻或右捻。

捻丝工具主要有纺坠、手摇纺车、脚踏纺车、打线车以及大纺车等。

image36

手摇纺车

image37

image38

image39



大纺车

泰伯井

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侧,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

image40

水稻

1.    水稻种植

水稻栽培通常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水稻直播就是直接将种子播于水田,育苗移栽指先将水稻种子种植在专门种植秧苗的土地,等秧苗长到一定程度再移栽到大田。直播跟育苗移栽相比产量不高不稳,但是有利于机械化而且成本较低。

2.    水稻加工

水稻的可食用部分是稻粒,但刚刚收获的稻子,稻粒与稻杆相连,稻粒外面还包有稻壳。这样的稻子需要经过脱粒、去秕(bǐ)、去壳、去皮等加工工序后,才能成为可食用的粮食。

(1)  脱粒

稻子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让稻粒从稻杆上脱落下来,这一工艺过程称为脱粒。中国古代稻米脱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人工方法,即手持一束稻子,利用拍击操作实现脱粒;二是机械方法,将稻子铺放于平坦处,以牛拉石磙(gǔn)的方式来回碾压,实现脱粒。显然,后一种方法效率更高,脱粒效果也更好。但如果稻粒要作为种子使用,则只能用人工方式脱粒。因为石磙反复碾压,可能会破坏稻粒外壳,进而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



image41image42
image43


(2)  去秕

即便精心种植,也不可能每颗稻粒都饱满结实,其中空壳或瘦小的稻粒称为秕谷。遇到气候不利或种植不当时,水稻长势不好,秕谷的比重更大。于是,脱粒后的稻粒还需要经过去秕的工序。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去秕方式就是“簸扬”。操作时,用竹簸盛上稻谷,将竹簸举至头顶上方。然后将稻谷扬出。颗粒饱满的稻谷较重,很快就会落至地上,而秕谷因为重量较轻,通常会被风吹到远处,从而达到秕谷分离的目的。

image44

(3)  去壳

中国古代,稻粒去壳要用到一种称为“砻”的工具。“砻”的功能构造与石磨类似,通过来回碾磨稻粒而去壳。所不同的是,“砻”的碾压力不能太大,否则稻粒容易破碎。木制的砻称为木砻,加工时比较费力,但不易使稻粒破碎。也可以用竹片编成圆筐,中间填土,这样的砻称为土砻。使用土砻相对省力,但稻粒容易破碎。

image45image46

去壳后,壳与稻粒相混,通常需要使用风扇车进行分离。风扇车又称风车,它由风扇和木斗两部分构成。风扇侧面装有手柄,操作时,摇动手柄,向木斗内鼓风。将稻粒徐徐倒入木斗上方的漏斗中,由于稻壳很轻,被风吹走后就只剩下已去壳的稻米了。经过以上步骤,仍然还会有少量稻谷没有成功去壳。带壳的稻谷通常比已去壳的稻米略大,这时,只要使用网眼合适的筛子,就可以将这部分带壳稻粒筛选出来,重新进行去壳操作。

image47image48

(4)  去皮

去壳后的稻米表面粗糙无光泽,完全不似我们常见的成品大米,这是因为稻米表面还有一层稻皮的缘故。为了改善稻米的口感和品相,稻米通常还需经过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去皮。 中国古代,稻米去皮操作主要用舂(chōng)的方法,舂米的装置称为碓(duì)。 碓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工作的古代机械,最初由人力操控,后来逐渐发展出由水能驱动的水碓。舂米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操作,它利用外力使稻米之间或者稻米与外部器件间不断产生摩擦,从而达到磨除外皮的目的。这一过程中,力度的掌握非常重要。力度不足,去皮效果不好;力度太大,则米粒又会破碎。

image49

image50

农田灌溉

作物生长过程中,时时离不开水的摄入。自然的雨雪可以使农作物自动获得水分,但气候并不由人控制,更多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灌溉。

1. 提水工具

(1)  桔槔

桔槔是我国古代提水的器具,创造于春秋时期。它利用杠杆的原理,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

image51image52

(2)  辘轳

辘轳是从杠杆演变来的汲水工具。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中国已经发明了辘轳。到春秋时期,辘轳就已经流行。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

image53image54

(3)  翻车

翻车又称为龙骨水车,它主要由木链、水、刮板等组成,节节木链似根根龙骨,因此得名龙骨水车。龙骨水车适合近距离,提水高度在1~2米左右,比较适合平原地区使用,或者作为灌溉工程的辅助设施,从输水渠上直接向农田提水。用于井中取水的龙骨水车是立式的,水车的传动装置有平轮和立轮两种以转换动力方向。它提水时,一般安放在河边,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顺着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进行农用灌溉。这种水车的出现,对解决排灌问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龙骨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后来我国人民又创制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

唐宋以来农田灌溉、排水及运河供水中,龙骨水车是使用最普遍的提水机械,特别是南方大兴围田之后,对低水头提水机械的需求更加普遍。元代王祯《农书》绘制了不同动力的龙骨水车的图谱,其中人力水车有脚踏、手摇等,畜力水车有牛车、驴车等。

image55image56
image57image58

(4)    高转筒车

高转筒车是筒车的一种。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应用其它筒车不可能将水提升到这么高,而应用高转筒车时,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

高转筒车也用人力或畜力转动上轮。绑着竹筒的竹索是传动件,当上轮转动时,竹索及下轮都随着转动,竹筒也随竹索上下。当竹筒下行到水中时,就兜满水,而后随竹索上行,到达上轮高处时,竹筒将水侵泻到水槽内,如此循环不已。带动连成串的小竹筒盛水,沿水槽而上,可在高岸上从低水源地区取水。

image59

2. 蓄水引水工程

(1)  陂塘

地表水虽然易于获取,但水量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自然水量往往不能时时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特别是南方丘陵山区,雨量充沛,但水流容易流失。为此,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了多种类型的陂塘蓄水工程,起到滞洪蓄水的目的。这些古代陂塘就相当于今天随处可见的水库。

image60

 

(2)  明渠

早期人们逐水而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能够就近取水灌溉。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一些农田逐渐远离水源,这就需要兴建引水灌溉工程。

古代引水灌渠最集中的地方当数关中平原。中国历史上,西周、秦、西汉、西晋、前秦、后秦、隋、唐等多个政权的首都均在这里。这里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土地开发程度较高,而气候相对干燥,水源亦不丰富,故而开凿大量沟渠用于灌溉。

image61

3. 现代灌溉方式

(1)  漫灌

农民们在浇灌自己的田地时,往往不注意节约用水,而是采用传统的方法,灌溉土地时,把整个田块都放满水,这种用大量的水浇灌田地,使水漫满整个田地的灌溉方式叫做“漫灌”或“大水漫灌”。如果田间土地不平整,高高低低,要使地块都漫上水,所用水量就更大。

image62

(2)  喷灌

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image63

(3)  渗灌

渗灌是一种地下节水灌溉方法,与其他灌溉方式不同,它是从地表转移到地下进行灌溉,也有人称之为地下滴灌。它是通过在地下埋设一种独特的塑料管进行灌溉,这种塑料管叫做渗水管,根据农民们各自的需要,在渗水管上每隔一段长度扎些小孔,当管内充满水的时候,小孔就会逐渐象出汗一样从小孔中一点点渗出。 

image64

(4)  覆膜滴灌

覆膜滴灌又被称为膜下滴灌,它是将前面的所讲的滴灌技术与覆盖种植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田间灌溉方式。与滴灌技术不同之处在于,作物是生长在一层塑料薄膜下,然后再采用滴灌系统,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一滴一滴地向作物根系周围进行局部节水灌溉,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

image65

冶陶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创举。经过火的作用,松软的粘土成为坚固的陶器。这一创造性活动不仅产生了一门新的手工行业,而且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制作陶器的原料是天然粘土,早期时大多不经筛选,就地取材,因此制成的陶器也相对粗糙。新石器时代后期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制陶原料已经有所选择,而且原料在使用前也经过了筛选和淘洗,颗粒均匀且杂质较少,烧成的陶器也更加精致。

1.成形

烧制陶器,首先要将无形的粘土塑造成容器的形状,这一过程称为成形。陶器成形分为手制和轮制两种方式。早期陶器成形多为手制,具体又可分为捏塑法、模型法和泥条盘筑法。

捏塑法就是直接用手将粘土捏制成形,与今天捏面人的操作手法相同。捏塑法操作简单,但器形不易规整,通常用于制作小型陶器。

模型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现成的模具将粘土压成一定形状。模型法制作的器物规格统一,加工便捷,但因为无法制作出过大或过于复杂的模具,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通常只用于制作复杂陶器的某一部分。

泥条盘筑法是先将粘土制成泥条,然后一层层叠筑上去,或是将一根长泥条连续向上盘筑,然后把里外抹平制成器形。泥条盘筑法是早期最常用的陶器成形方法,不仅可以制作体量较大的陶器,而且器形也相对规整。

轮制法又称转轮法,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工具成形法。成形时,将泥料放在陶轮上,用脚踏控制陶轮快速旋转,借陶轮转动的惯性,以提拉方式使粘土成形。轮制法的特点是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并且在器壁表里都会留有平行密集的轮纹。



 

image66

image67

image68

      2.烧制

成形后的粘土坯体,必须加以烧制,才能成为陶器。就制陶来说,烧制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松软的粘土经过烧制就能成为坚硬的陶器。不仅如此,烧制的温度还是区别陶与瓷的重要依据。

陶器烧制基本都在窑炉中进行。这种窑炉称为陶窑。据推测,陶窑出现前,古代陶器烧制可能经历过一个平地堆烧的阶段。中国古代陶窑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大类型。横穴窑出现较早,结构也比较简单。它由窑室和火膛两部分组成。烧窑时,火焰由火膛进入窑室。较长的火膛具有“吸风”作用,有利于提高烧制温度。竖穴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早期竖穴窑的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形坑,有数股垂直火道与窑室相通。后来火膛逐渐移至窑室下前方,火焰沿倾斜的火道进入窑室。与横穴窑相比,竖穴窑燃烧更充分,火力也更均匀。

陶窑的密封程度会对陶器的颜色产生影响。陶土中多含铁杂质,当陶窑密封性不好时,氧气充足,铁元素充分氧化,陶器就呈砖红色。相反,如果陶窑密封性好,烧造后期,窑内缺氧,部分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陶器呈现青灰色。新石器时代后期,还出现过一种白色的陶器。这是因为选用了含铁量很低的陶土,烧制后呈现粘土自身的颜色。

3.装饰

未经装饰的陶器通常只有红、灰、白几种颜色。我们看到的许多古代陶器,不仅色彩丰富,而且纹饰也多种多样,这是陶器制作过程中装饰的结果。常见的陶器装饰手段有绘彩、彩绘、模印、刻划、镂空以及各种生动造型等。

绘彩是早期陶器表面最常见的装饰手段,即先用颜料在陶坯表面绘出各种图案,然后再入窑烧制。绘彩的颜色通常只有赭红、黑、白三种。但绘彩图案却千变万化,既有抽象的几何纹、旋纹;也有具象的人面纹、鱼纹等。这些图案不仅仅用于美化器物,更是中国古人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只是至今无法破译。彩陶器普遍出现于新石器时期的黄河流域,这里的新石器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

 

image69

image70

image71

早期制陶时,还会刻意在陶坯表面用印模拍打或按压出各种几何形的印纹,烧制后印纹就固定在器物表面,称为印纹陶。有时,会用较细的骨棒、木棒等工具,在陶坯表面刻划出弦纹、几何纹等纹饰,或镂刻出形状各异的孔洞以为装饰,甚至直接将器物外形加工成各种生动的形状。当然,所有这些装饰手段都必须在陶坯阶段进行,然后烧制固定。


image72

image73

image74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陶器最兴盛的时期。夏商周时期,虽然青铜冶铸工艺日益成熟,但绝大部分青铜器都被作为礼器和兵器使用,陶器仍然还是人们最常用的日用器皿。秦汉时期(前221—220),随着漆器工艺的成熟以及之后瓷器的诞生,陶器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秦汉以后,除用于随葬的陶俑以及建筑的砖瓦,作为装盛用具的陶器已基本消失。到了1000多年后的明代中期,由于紫砂陶的出现,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变。

4.紫砂

紫砂陶器所用的原料为紫砂泥,产于今天的江苏宜兴。紫砂泥颜色紫红,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是一种品质极佳的陶土。紫砂泥的冷热变形性能也很优良,往紫砂壶内骤然注入沸水或将壶放在火上烧煮都不易炸裂。同时,紫砂泥的热传导性低,即便紫砂壶内温度很高,壶外仍温热可手。因此,用紫砂泥制成的茶壶,是上好之茶具。

 根据紫砂泥混合的配比不同,烧制出的紫砂壶能够呈现出几十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紫色最为常见,故名紫砂壶。

image75

image76

 相传,最早的紫砂壶为明代供春(约1506—1566)所制,也称供春壶。此后数百年间,制壶名家辈出,文人墨客也积极参与其间,或设计,或题款,或书赞,使小小的紫砂壶逐渐由实用茶具演变为一种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工艺品。

人物篇

泰伯

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姬姓,商末岐山(在今陕西)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史记·泰伯世家》中,记载了春秋时吴国王室的起源及其世系: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

仲雍

仲雍,吴国第二代君主。又称虞仲、吴仲、孰哉。商末周族领袖古公亶父(后称周太王)之次子。仲雍与兄太伯体父意,主动避位,从渭水之滨(今陕西岐山之地)来到今无锡、常熟一带,断发文身,与民并耕,当地人民拥戴泰伯为勾吴之主。太伯身后无子,仲雍继位。

周章

周章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勾吴国君

寿梦

寿梦,去齐之子。又名乘,字熟姑,又称攻卢王,生于周襄王三十二年(前620)卒于周灵王十一年(前561)庚子九月,在位25年。寿梦,吴王阖闾的祖父,吴王夫差的曾祖父。史文说寿梦为王号。寿梦的“梦”古音读忙(现代吴方言仍如此读), “梦”即通“网”,寿梦之意乃“长久牢固之渔网”。

寿梦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君王,寿梦称王时,吴己据有江苏,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区,并拥有步兵及水军三万余人。公元前585,在他即位的第一年,气度豪迈的寿梦亲自带队到洛邑去朝见刚刚登基的周简王,并在沿途访问不少国家。这是吴国君建国以来第一次朝见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吴周本一脉。吴王寿梦在洛邑认祖归宗,周简王大喜,赐特别礼遇。

晋景公姬据也依同宗之谊,邀吴王参观晋国车阵。在巫臣建议下,晋景公遣巫臣去吴,与吴通好,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以联络诸国,并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王寿梦认为结晋对其扩张势力更为有利,遂与晋盟,向晋臣学习车战战法,组建战车部队,吴军由此而学会了车战。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寿梦时,吴国开始有了年号和文字记载。勾吴从这个时候开始酝酿起其辉煌而短暂的爆发。

吴王寿梦到了年老的时候,遇到了和老祖宗古公亶父一样头疼的问题。他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余祭,老三余昧,老四季札。寿梦想要把位子传给季札,于是寿梦垂死时把儿子一个个叫到身边,并嘱咐老大诸樊,王位一定要兄终弟及,以便最后传到季札的手上,诸樊感泣而应。寿梦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老吴王闭上了沉重的双目,带着遗憾入土了,诸樊继位。但却为后世种下了一场灾变。

季札

季札(公元前576年一前484年)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季札是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曾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让国、观乐、挂剑等故事都传颂至今。季札可谓礼乐的化身,而中国正是礼乐之邦。季札身上体现的和谐、诚信、礼让、睿智等优秀品质,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而这些美德也正是现时代的主旋律.季札在中国思想史、文艺史、政治外交史上的地位都举足轻重。

阖闾

阖闾,又作阖庐。姬姓,吴氏,名光,吴王夷末之子。故又称“公子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活动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515年,因王位继承问题,公子光以庆贺吴王僚伐楚班师设宴招待。勇士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故事(无锡有‘专诸墓’及‘鱼肠剑’遗址在崇宁路‘玉渊坊’内),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上台后即开始实施强国富民振兴计划。他广泛搜罗人才,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并在全国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励政策,施恩行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加强。

阖闾九年(前506),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捷,大败楚军,仅10天即进入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翌年,越国君主元常率师进攻吴国,阖闾亲自出征,大败越军。阖闾十一年(前504),吴师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中华。阖闾十九年(前496),吴王阎闾兴师伐越,两军在今浙江省嘉兴南交战。越大夫灵姑浮以戈击阖闾,斩落阖闾大趾。阖闾被迫还师,死于陉,后葬苏州虎丘山。

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历史记载,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引荐给吴王阖闾,通过斩姬练兵,取得了吴王的赏识。在伍子胥,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和军事都大有起色。吴王极为倚重二人,把他们两人视为左臂右膀。

夫差

吴王夫差,又称吴夫差。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他继父登位之初,励精图治,大败勾践,使吴国达到鼎盛。在位后期,生活奢华无度,对外穷兵黩武,屡次北上与齐晋争锋。黄池之会,勾践趁虚攻吴,吴国一蹶不振。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夫差自缢。

伍子胥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人。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入吴后,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荣宗敬  荣德生

荣宗敬(1873年~1938年),名宗锦,字宗敬,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德生之兄,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1901年起,与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荣德生 (1875.8.4~1952.7.29),又名宗铨,江苏无锡开源乡荣巷人,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父,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著《乐农纪事》。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至民国11年(1922年)已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后申新纱厂增至9家),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曾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等职。

荣德生先生“会族中先觉,群起提倡新学”,将家乡原有的私塾改为公益小学,随后又创办競化女子小学,办学经费则由荣德生、荣宗敬兄弟独立承担。这两所小学不久即成为无锡地区公认的私立模范小学,多次受到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亲自陪同美国的孟禄博士到校参观。

1919年春天,荣德生先生在所办公益小学和競化女子小学日渐兴旺之时,因两校毕业生继续求学者颇多,又独立出资开办了公益工商中学,经过紧张的筹建,当年秋季即正式招生开校。

 1914年,荣德生在荣巷的住宅旁购地二亩八分,一部分用作建造女校,另一部分用作建造图书馆。1916年图书馆建成开馆,取名为“大公图书馆”。荣德生与其兄长为办公益中学和大公图书馆,投资共达一百万银元,并以茂新面粉厂下脚麦灰收入捐作常年经费。大公图书馆一时成为无锡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的私人图书馆。

1927年,兵乱兴起,荣德生先生创办的公益工商中学也受到影响,为此,该中学校长钱基厚先生商校董荣德生先生,暂停办公益工商中学,“复择其中恂恂敦笃立志读书者十数人,别设讲帷于梅园,专治国文、英、算、自然诸科”,以后又陆续招生,学制二年,这就是“梅园豁然洞读书处”的来历。该读书处开办于1927年,1937年停办,十年间招收学生近百名。

抗战结束后的1947年,荣德生先生又出资创办私立江南大学,把他的办学活动推向了高潮。江南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包括中文、外语、经济、史地、数理、机电、化工、农艺、农产制造共9个系。学制4年。荣伊仁、荣毅仁先生先后主持校政。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本科大学。1948年学校又增办三年制面粉专修科,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开办的粮食加工专业。解放后,学校又将原有的农产制造系改为食品工业系,经济系改为工业管理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私立江南大学被撤并。

1914年,荣德生倡议出资,以无锡西门迎龙桥为起点,经大王基、河埒口、荣巷,直达游览胜地梅园,辟筑全场近9公里、路面宽9米的开原路,联接锡宜公路,成为贯通6省2市的通衢,是当时无锡西郊第一条大马路。开原路的修筑,不仅有利于旅游事业,而且发展了无锡的外向交通。1918年,荣德生又出资辟建自无锡火车站经吴桥,直达无锡又一著名景点——锡惠公园,全长3.8公里的通惠路,同时建造惠农、惠工、惠商、惠通4座桥梁。从此大大方便了两岸群众和外地游客。以后,荣德生又从惠山修路至河埒口,使通惠路与开原路相连接,成为无锡西北郊对外联络的重要通道。此外,如申新路、德溪路等,也都由荣德生倡议和出资修筑。至1929年,已先后筑路80余里,为无锡近代市政建设构筑起路网骨架,也为当代的道桥发展奠定了基础。

荣毅仁

荣毅仁(1916-2005),江苏无锡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民建成员。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2005年10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

钱穆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国学大师,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中小学。36岁时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以辩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之误,震惊北京学术界。同年任燕京大学讲师,讲授国文。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先后任昆明五华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移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著作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凡甲、乙、丙三编,计56种54册,约1500万字。其中《先秦诸子系年》为钱穆的代表作。 

钱伟长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钱伟长院士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刘氏三兄弟

刘半农(1891-1934),是近现代史上中国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他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了《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学术著作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寿椿,半农二弟,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他在我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大胆借鉴“西乐”改进国乐。他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不朽名曲,而且他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第一次把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纳入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将传统的二胡三把位延伸到五把位,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将琵琶的四相十品改革成六相十八品半,使琵琶成为世界通用的音律十二平均律乐器。赋予这两件古老的民族乐器以新的生命。

刘北茂(1903-1981),原名寿慈,半农三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天华逝世后,刘北茂继承其兄“改进国乐”的遗志,先后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华彦钧

华彦钧(1893-1950),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别名阿炳。因三十五岁双目失明,被称为“瞎子阿炳”。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吴文化经典篇

泰伯奔吴

《史记》记载:古公有三子“长子曰泰伯,次曰仲雍,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仲雍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入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兄弟俩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艰辛,冲破万难,奔走了三千多里路,终于来到了南方,就在长江以南、太湖之滨的无锡梅里 ( 今无锡县梅村镇 ) 避居下来。

image95

断发文身

三千多年前,江南还是“荆蛮之地”。《史记•吴泰伯世家》说,当时蛮民“常在水中,故断其发,纹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以入水捕鱼为生的荆族尚处于未开化的蒙昧状态。泰伯来到无锡荆蛮之地后,为了表示他不再回去继承周太王王位的决心和融合当地文化之意,“断发纹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

image96

皇渡河

传说商末,泰伯、仲雍奔荆蛮,周太王派兵追赶,泰伯一行逃至梅里,遇一河,慌忙渡河,马夫被溺,派人寻尸,见于坝端,将其尸葬于一河旁。后人把泰伯渡河的河起名皇渡河,发现马夫尸骨的地方叫尸骨坝,马夫冢边的小河称马夫浜。皇渡河位于梅村镇西南陶更村前,河尚在,河名未变

image97

荒三千

泰伯一行来到荆蛮,见平地高三丈,一片草原。询土人,名叫“荒三千”。太伯十分惊讶,想自己的父亲古公,原住豳地(今陕西邠县)因狄人侵略,古公不愿作战,率部迁岐山之阳(今陕西岐山县一带)亦名“荒三千”。泰伯以为此非巧合,实为“天命”,决定住下来,经营这块土地。因此“荒三千”便是勾吴的发祥地。荒三千位于香一村与荆同村、齐心村交界,旁有蛮巷。解放前此地水源不足,庄稼不熟。解放后,兴修水利,现已改观,然“荒三千”地名未变。

image98

三让天下

关于泰伯三让天下,说法很多。比较权威的版本是:一让季历;二让昌,季历遭忌于商朝,被暗害而死。泰伯返歧山奔丧,但仍不肯接授王位,王位便由其侄姬昌继任;三让仲雍,句吴建立后泰伯只肯称伯不肯称王,要仲雍为王。仲雍不肯,待泰伯死后才称王。所以有“吴王始系仲雍始”之说。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image99

季札的“后三让”

公元前585年,吴国传至十九世寿梦,国势渐强。寿梦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眛、四子季札。季札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欲传位给他,季札不受。后寿梦立嘱,兄终弟及。诸樊传余祭再传夷眛,其后季札仍出逃不就。人称季札的“后三让”。

image100

披麻戴孝撒纸钱

据说泰伯逝世,灵柩从梅里运到鸿山,开始是水路,后来改为陆路。灵柩经过处,百姓争先恐后送殡,踏坏路边许多庄稼。仲雍下令,出殡经过的路上踏坏庄稼均以钱重补偿。于是,在路旁均丢下钱币。泰伯灵柩在鸿山安葬以后,当地百姓纷纷把麻布、丝帛献到墓上,不忘记泰伯改变当地人“断发纹身”的习惯。后来竟成了习俗,长辈逝世以后,小辈们披麻戴孝进行送葬,送葬时还不忘在路旁撒上纸钱。

image101

至德桥

伯渎河上有三座桥为纪年泰伯而命名。伯渎桥、至德桥和三让桥。伯渎桥在伯渎河上游,大窑附近,用砖砌成拱桥。至德桥在梅村镇上采用花岗岩砌成;三让桥是三接头石板桥,桥南是梅村镇,桥北是鸿山镇,这三座桥沟通两岸交通起到很好的作用。

image102

季札挂剑

公元前554年,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image103

伍子胥吹箫乞吴市

伍子胥,楚国名臣伍奢的次子,有经文卫武之才。楚平王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父兄,伍员逃出家门,奔往他国,欲借外力以报杀父兄之仇。伍子胥一路求乞,昼伏夜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吴境。一日来到梅里,但见城郭卑隘,熙熙攘攘,可是无亲无友,食宿无着。伍子胥被迫披发佯狂,跣涂面,手执斑竹箫,在市中吹之,往来乞食,并唱起了“父仇不报,何以生为?”等萧曲。

image104

专诸刺王僚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季札不肯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馀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诸樊之子公子光即派专诸刺杀吴王僚。专诸把匕首(即“鱼肠剑”)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鱼肠剑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毕命。专诸也被其侍卫杀死。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即为吴王阖闾。

image105

要离刺庆忌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与殿上。”阖闾登王位后,得悉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伍子胥便推荐友人要离前往刺杀庆忌。传说要离家在今无锡鸿山之北,以打渔为业。形容丑陋,但智术非凡,有万人之勇。要离献用苦肉计,断右臂投奔庆忌,后趁庆忌坐在船头畅饮之机,独臂猛刺庆忌。庆忌则倒提要离,沉溺水中三次,笑说:“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刺我!”左右欲杀要离,庆忌不许。要离回到吴国后,不愿受封赏,自刎于金殿。

image106

阖闾亲兵破强楚

吴王阖闾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听取其振兴建议,修建城郭,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蔡二国,对楚国大举进攻,柏举(今湖北汉川北)一战楚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楚昭王惊慌出逃,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才重返国都。 

image107

孙武演兵斩王妃

某日,阖闾选出180个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成两队,队长由阖闾的两位宠姬担任。孙武训话并约束纪律,要求“以令而行”,并当场设下刑具,制造威慑气氛。但在操练之时,宫女们大笑不止,队形凌乱。演兵场上乱糟糟的,孙武再三约束纪律,然后继续操练,两位宠姬和宫女们仍嬉笑不止,军纪不正。于是孙武大怒,将两位队长腰斩,连阖闾求情也无用。后来继续操练,令行禁止,军纪肃然,队形整齐,阖闾也不得不佩服。

image108

子胥受命筑新城

正当吴楚争霸不可开交之时,楚国的同盟越国在吴国南部不断骚扰。吴王不得不从楚国撤兵,回到吴国。伍子胥建议建造新的国都,以防越国之扰,吴王同意后由伍子胥亲自督建。于是伍子胥带领数万民工花五年时间建造了大城——姑苏城。同时又在抗越前线修筑防御性的小城——阖闾城。阖闾城在今无锡境内,背靠丘陵,南临太湖,形式险要。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开始从梅里古都迁出,并建有多处行宫,于公元前509年定都苏州。

image109

东蠡桥与西蠡桥

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因梅里是吴国故都,派范蠡带兵讨伐梅里。但梅里有“周三里二百步”的泰伯城,城内士兵百姓闭城固守,不敢轻举妄动。在城外的范蠡不急于攻城,在城北相距半公里处城门口屯兵,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后来,范蠡与城内吴国遗民达成协议,范蠡带领的越军绝不进城扰民,互不侵犯,泰伯城便“和平解放”了。后人称东门为东蠡,西门为西蠡。后来建桥,便是东蠡桥与西蠡桥

image110

三叹荡

越灭吴后,范蠡逃国归隐。勾践杀大臣文种后,忌范蠡“叛国”,到处打探范蠡行踪。得悉范蠡在泰伯城,勾践亲自带兵包围泰伯城,攻毁城池,滥杀无辜。吴民奋起反抗,死者甚重。吴民将忠骨埋在故文台。范蠡闻之,特携西施凭吊,吴民闻西施到来,群情激奋,痛责西施倾国之罪。西施愧对梅里父老,悲痛欲绝。祭毕,范蠡和西施再去姑苏凭吊。船行十余里,遇一荡,西施投荡自尽,死于荡中。范蠡将尸体捞起,抚尸三叹,后人称此荡为三叹荡。此荡位于无锡市后宅镇与苏州东桥镇之间,现仍名三叹荡。

image111

 

梅文化

1.梅里的由来

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达成父王想立三子季历的愿望,偕二弟仲雍托辞采药,夜奔江南,拴马于枯树桩。到清早,见枯枝上梅花朵朵,喜出望外,顿悟此地当为宝地。于是为其取“梅里”之名,断发纹身,从俗而化,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荆蛮之地。勾吴之国,由此发端;代代相传,终成一邦。大江南北、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伯谦让和开拓精神的导化,渐成为衣冠礼乐之邦。

2.梅园

无锡梅园初建于1912年。当年,事业有成的荣宗敬、荣德生先生以“为天下布芳香”、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无锡东山购地植梅,后又经扩充,至上世纪20年代,梅园已发展成为与苏州邓尉、杭州超山并称的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当初梅园建成后即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是它与其它私家园林的重要区别。1955年9月,荣毅仁根据父亲生前遗愿,将梅园及横山土地共约一百五十亩献给国家。之后,无锡市政府又对梅园进行了陆续的修整和扩建,如今梅园已经成为一个占地九百四十六亩,融山水景观、名卉古树、亭台建筑、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胜地。2002年,荣氏梅园还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image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