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规划纲要目标需理顺教育装备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发展层面提出了宏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实现规划纲要目标需理顺教育装备体制
■曹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发展层面提出了宏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装备,而教育装备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做保障,才能为《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装备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和保障性服务
《规划纲要》在工作方针和战略目标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显而易见,培养具备优秀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更离不开相应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教育装备工作就是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和保障性服务的。
目前,各省市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肩负的职能职责概括起来有:负责教育装备工作的规划、规范、标准制定及协调、检查、验收、管理工作;负责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信息化装备的建设指导工作;负责学生用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教育装备的资产管理工作;负责教育装备的招标管理工作;负责实验教师、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实验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这一系列工作量大面广,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人才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明确机构设置,加强宏观指导,强有力地推进全国教育装备工作的发展。
完善顶层设计,理顺教育装备机构体制
面对《规划纲要》颁布后的新形势,要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教育装备工作需要从国家层面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对教育装备工作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科学定位。在实施《规划纲要》的进程中,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达成“两基本一进入”需要优质教育作为必要条件,而优质教育的实现需要优质的教育装备条件做基础。基层装备队伍扎扎实实、默默无闻地开展工作,长期处于一种有下线无上线的管理位置,定位不明晰,应该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是完善机构,理顺体制,统一教育装备部门的职能和权责,制定教育装备工作的各项政策,加强对各省市教育装备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形成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体系完善的教育装备队伍。
三是确立教育装备今后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规划纲要》的提出和实施是国家真正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落在实处。而教育装备工作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如何完成《规划纲要》赋予的历史任务,则需要认真研究,制定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教育装备工作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总体规划。
四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召开全国性教育装备工作会议,部署教育装备全局性及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任务,尽快出台全国教育装备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科学、适度超前地制定全国“教育装备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并通过座谈、研讨、课题等形式,深入研究教育装备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装备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要完成以上几方面的工作,需要国家和教育部把教育装备工作摆到一个真正发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优先位置,合理定位国家级教育装备部门的建制、性质及职能职责,使其能真正发挥规划、部署全国各省(市、区)教育装备工作的作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为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