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课程资讯
  3. 课程动态
  4. 普及实验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

普及实验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

我国中小学理科实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小学自然课(现叫科学课)到中学理化生等各门课程,实验的地位都得到明显强化,实验室建设、管理和设备的充实正在日益加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新修订的高中理化生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实验的比例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增加幅度更大,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中小学理科实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小学自然课(现叫科学课)到中学理化生等各门课程,实验的地位都得到明显强化,实验室建设、管理和设备的充实正在日益加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新修订的高中理化生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实验的比例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增加幅度更大,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探索性增强,趣味性提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紧密,注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这种变革,教材编写、教法研究、教育技术装备等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希求通力合作,以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的发展变化,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1、首先是科学实验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过去,在中小学理科教育教学中,实验只处于一种从属地位。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往往被称为教辅人员。认为学生不作实验照样能考出好的成绩。做实验只是为了增加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实验的技能技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清晰地看到,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一样,是人类主动变革自然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对自然被动的、消极的、静止的反映。科学实验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准备和探索,是一种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实验方法的产生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正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而实现的,没有科学实验也就没有现代科学。教学实验和科学实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实验的原型和根据。教学实验是理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教学活动,是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典型化的重现。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和意义已被人们公认。实验方法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洪流中,已成为一种重要动力。掌握现代的科学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科学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所讲的科盲,首先是指对科学方法,其中包括实验方法的无知。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正是为科学实验的掌握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使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由它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层次,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通过理科实验教学,最终实现用科学方法论武装学生的目标。从而看出,实验本身就是理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辅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普及实验教学是搞好理科教育的重要保证。

2、普及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把其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而实验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真实性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的,甚至是以后难以弥补的。人的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关键在于实践,而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实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学生既要通过实验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也要通过实验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协作精神及民主讨论的科学作风。这些活动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所以中小学实验室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连结点,是中小学学生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

知识创新更加依赖于科学实践活动。社会的实际需要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的灵感和能力来自以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敢于冲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勇于追求真理的实干精神,创新的成果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和评价。总之,创新过程一刻也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的创新只能是凭空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及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3、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是理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理科教育受到理性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支配,强调向学生以传授传统的科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则表现为学科中心主义,几乎所有的理科课程都是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系统和符号系统所组成。对学生的评价常常是凡能重复教师的概念、重复教材内容既普遍认为是基础扎实的优等生。这种教育观念致命的缺陷是难以反映当前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难以传递自然科学前沿发展的丰富信息。特别是脱离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疏远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自然科学问题表现出无知,对自然科学方法不甚了解,缺少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很差。这些问题早在八十年代已引起了国人的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特别是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部2001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正在开展的课程教材改革的试验,使我国的中小学理科教育和教材开始并将继续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革,这些变革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实验教学,重视能力培养。在新课程标准的试验地区,已经做到每一节物理和化学课都在实验室里上,充分体现了化学和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与此同时,近一二年来教育部在高中新修订的教学大纲,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指导意见》中,一方面强调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地位,一方面加强对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核,这些措施都紧紧围绕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全省正在开展的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活动,一方面是为学校进行实验教学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实验教学的开出情况的考查来发挥已配仪器设备的效益,进而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普及实验教学的历史使命,但愿基础教育战线的同行都能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