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成功案例
  3. 梅村中学
  4. 吴文化与梅村高中

吴文化与梅村高中

梅文化与无锡在漫天飞雪、万花纷谢时,唯有梅花傲然挺立,梅与松、竹同具抗严寒、斗冰雪的特性.被誉为“岁寒三友 。梅花的神、韵、姿、色、香俱佳,开花独早,花期甚长,用途广泛,品

梅文化与无锡

在漫天飞雪、万花纷谢时,唯有梅花傲然挺立,梅与松、竹同具抗严寒、斗冰雪的特性.被誉为“岁寒三友 。梅花的神、韵、姿、色、香俱佳,开花独早,花期甚长,用途广泛,品种繁多。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很多喜爱梅花的人,只能领略其美丽的外表,却不了解其内涵 实际上.花卉与诗歌、文学、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称之为“花文化”。我国古老而伟大的花文化,显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愿望与向往 “梅文化”尤其如此。

中国人偏爱梅花是因为梅花与中国人有相同的品格。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可以说,梅花就是高洁、坚韧、勇敢、卓尔不群的象征,是中国“大丈夫”人格的完美体现。“傲雪凌霜”、“铁骨生春”、“傲骨梅无两面枝”、“疏影暗香”、“铁骨丹心”等等,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咏之绘之赞美之,多少仁人志士以梅自誉,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梅精神”。“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梅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做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它已成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它以广阔、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我们所说的梅文化,就是人们以梅花为对象进行培育、观赏、研究等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说,梅文化是各种爱梅赏梅活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的过程,它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几分瑰丽。

梅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寄托相思。如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再如杜甫《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二是高洁象征:如宋晃冲之《汉宫春·梅》:“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三是表达友情:如北魏陆凯《荆州记》:“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范晔,浓浓友情倾注于一枝梅中。“携手江村,梅花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苏轼《行香子》),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展露无疑。最有意思的是“梅妻鹤子”这个典故: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林逋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梅妻鹤子”后比喻清高或隐居。

无锡梅园,是全国最为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武汉东湖梅园、南京梅花山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无锡人爱梅花,历史上是出了名的。1912年,著名民族工商业者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东山辟园,在锦绣的太湖之滨,点缀上大片梅花,实是“锦上添花”,赢得了江南赏梅胜地的美名。梅园遥临太湖,北倚龙山,淡泊清幽,“名园一角似横琴”。以梅饰山,倚山饰梅,别具一格;亭台楼塔,傍山建造,错落有致。早春,山坡群梅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中秋桂子飘香,馨香满园,沁人心碑。以梅饰山,倚山植梅,花径蜿蜒,湖石玲珑。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地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

    无锡梅园的梅花已有七十多年的栽培历史,现有三四十个品种,著名的有洁白素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有浓艳如墨的墨梅,更有枝干盘曲、娇若游龙的龙游梅等。并有造型幽雅、虬枝倒悬、枯树老干、疏影横斜的梅桩艺术盆景。  

无锡梅园,作为环太湖圈第一座近代风景园林,在意境、构思和造园布局上,继承了中国造园艺术的优秀传统,发扬环境之长,特别在梅花的植物造景、植物造园上取得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肯定。无锡梅园依山傍水,以梅饰山,开辟大面积的梅花观赏区,连片或分块种植,赏花为主,合理搭配花色品种,营造一幅幅以梅花为主的植物造景的季相景观,在植物配置上,既讲究生态效应,又特别注意园林艺术。 以梅树为主角,按不同需求配置梅花品种,根据分类系统把梅花分类归型,连片或分块群植,这样延长了梅园的群体花期,创造出了交替开花的优美景象:梅林与乔灌木合理搭配,改善了公园的四季景观;配置各种“梅”字花木,与蜡梅、美人梅、金丝梅、榆叶梅,按各种花木习性,种植合理环境,一年四季各具景色;还继承了传统的造园技巧,采用松柏作背景、翠竹作衬景,烘托出了梅花高雅清淡、相互优美的意境;选择了常绿阔叶树作背景,如桂花、樟树、女贞、杜英,搭配得当,不论是花开还是花落,都给人一种意韵隽永的感觉;地被植物与梅林穿插,创造出观赏与小憩的场地,以草本花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尤其是宿根花卉和草坪植物等,如梅林之间播三叶草,游览路线两侧铺种草皮,草皮间点植各种宿根花卉,大量采用自然界的植物素材,层叠交错的方式给游客留下了层次空间之美感,有相当的穿透力。3月,春暖花开的时节,万株春梅流枝缀玉,缤纷怒放。游人徜徉在花丛之中,阵阵微风掠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梅的全身都是宝,其花、叶、根、仁均可入药。梅花酒的生产和饮用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两宋时期。据《本草纲目》记载梅的主要功用和主治为:“敛肺、涩肠、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蛔虫病等”。梅花天生具有一种天然的抗衰老的活性激素,梅花树可活上千年,是最著名的长寿树种。据现代科学测定,梅花当中的有机有用成分多达上百种,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枸橼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活性有机物。实际上,在宋代的民间,夏天所喝的白酒中,最流行的就是用梅花熏香的“梅花酒”。

无锡梅花糕: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果仁、枣泥、果酱、小元宵、松子仁、玫瑰等各种馅心,在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黄色,形如梅花,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梅花的观赏价值极高,其树姿苍劲,花色清丽,风韵洒脱,暗香沁人,尤其当满树梅花,迎春开放时,即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占天下春”的壮观景象,又给游人以“踏雪寻梅”的意趣享受。在园林中,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之处,均可自然配植。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种或深色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冰清玉洁之美。可与松、竹相搭配,构成一幅相得益彰、互为补益的 岁寒三友”图,也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梅果的营养丰富,据分析每l00克鲜梅果内含碳水化台物8.51克,脂肪2.84克.蛋白质1.67克,以及多种有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能使人消除疲劳,并调节胃肠功能。同时,梅果是强生理碱性食品,能中和酸性食物,使血液pH值保持在7.3—7.4,维持人体健康状况。因此,梅果被誉为“健康食品”。

因鲜梅果有机酸含量高,含糖量少,格外酸涩,故很少鲜食,绝大部分加工食用。梅果可制成多种食品,如话梅、糖青梅、渍梅、梅干、梅酱、梅脯、陈皮梅等。此外,梅子还可制成风味特殊的梅酒、梅醋。乌梅是用青黄梅子加工制成的名药,有治肺气、燥咳之功效。酸梅汤是夏季理想的清凉饮料,且可防治肠道传染病 梅仁有明目益气的作用,煎服可治呼吸急促和气喘,晒干后可治便秘。

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理想的手杖、算盘珠和雕刻等细木工用材。梅树的根可制作书架和根雕,梅核可用作制活性炭的原料。梅酸还可作为媒染剂,以之染布,久不褪色。

吴文化与无锡

吴文化起源于无锡。吴文化又跳出了无锡,成为吴地区域性文化,涵盖古今的统称。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有着不同的地理内涵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不同的名称,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无锡已有先民活动。距今7-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时期,无锡的彭祖墩遗址、宜兴的骆驼墩遗址、江阴的祁头山遗址考古发现,均有先民的大型聚落,房屋遗址,留有大量的草木灰烬,以及炊器、陶釜残片。距今6000至53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宜兴宜城镇下湾遗址,发现房址、窖穴与水井,大型濠沟上的埠头建筑遗存。无锡仙蠡墩遗址发现原始住宅基址、稻谷堆,确认五千年前无锡先民的原始聚落,最早揭开了环太湖地区稻作农业文明序幕。

吴文化的开创源自“江南始祖”吴泰伯及其弟仲雍。泰伯与弟仲雍为让王位离开岐山,到吴山,最后来到长江以南、太湖之滨的无锡梅里,立国“勾吴”。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使黄河流域文明与梅里土著文化相融合,推进了本地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勾吴文化”。以后历经越、楚、齐、鲁等国频繁的交战、兼并过程,通过相互交融、整合,走向完善,形成了具有兼容并蓄的特性,又具有包孕吴越的本质。这种文化的整合,历经春秋、战国,直到六朝前期才真正完成,中华的文化中心开始南移。

二、吴文化的发展序列

吴文化原指先秦吴国的考古文化,如今成了吴地大吴文化的通称。这样,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我们可将吴文化的发展序列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泰伯奔吴建“句吴”以前的史前文化,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荆蛮地区土著居民创造的文化。人们通常称为江南土著文化的远古时期,也可称之荆蛮文化,或称先吴文化。

这一阶段是吴文化的原创时期,始于三十万年南京汤山猿人,一万年前太湖地区发现古人类活动,即旧石器晚期的三山文化。历经约七千年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继则松泽文化、良渚文化及马桥文化。吴地的史前文化,比之于中原地区也有个辉煌时期,马家浜文化的稻作文化名闻中外。长江中下游成为稻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随之有人工栽培成的籼稻与粳稻,并有一套较为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生产工具,这就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后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显示了吴地先民的卓越智慧。大量出土的装饰精致华丽的玉璧、玉琮、玉璜……及其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组织,表明吴地先民已驻立在国家文明的大门前,依据是浙江余杭反山、上海青浦福泉等良渚大墓和各地良渚中小型墓地及瑶山祭祀遗址。出土了大小不等、数量多寡、精致不一的随葬品,有陶器、玉器,包括琮、钺及其组合玉器,反映了社会阶级分化,出现了少数显贵与掌握军事、宗教与世俗政治权力者。 漫长的先吴文化时期所创造的史前文明,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为随后而来的古吴国文化乃至整个吴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泰伯立国至夫差失国为止,约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473年,前后650年左右。这段时期称之勾吴文化(或称古吴文化、春秋吴国文化)。
        泰伯奔吴,立国梅里,筑吴城、立文台、开伯渎、唱吴歌,中原文化与江南土著文化始融合,共创勾吴文化,亦称吴国文化。以后周章封吴,成为周国中央王朝的诸侯国,寿梦北上,巫臣来吴,季札出使,孙(武)伍(员)加盟,阖闾图强,夫差争霸,冶铸业的发展,农垦、畜牧、渔业的增长,古吴文化的充实、影响扩大,开启了东南文明,是为吴文化开创时期。 勾吴国从小到大,最终形成的疆域,成为后来以“吴”为名称的吴地区域。勾吴国纳入一统王朝的周国政体系统,吴地成为周国疆域之一部分,吴文化也就成了中国整块版图中的一种区域文化。 勾吴国的建立,古吴文化的形成,及之以后的发展,在中华文明与中国历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三阶段:春秋吴国灭亡后至今。越灭吴,楚灭越,秦始皇统一中国,吴地归属国家之郡县,历史进入吴地文化时期。这段时期内吴地人民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概称后吴文化或吴中文化。这段时期长达2200多年,吴文化持续发展,从繁荣到鼎盛,走向转折。新中国成立,吴地文化进入了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三、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对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及其特有的开放性,应是吴文化的本质特征。
  吴文化的发源地处在蛮、越、夷诸族的交界地带,东临大海,各族之间的往来交流早已养成了善于吸收、融合的开放性格。泰伯奔吴,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主要是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江南经济的新发展,对海外主要是传播。六朝时期,对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贸易大为增加,唐代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吴地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为发展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代中叶开始,地处东南沿海的吴地逐渐变为愈来愈多地吸收海外文化。吴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消化融合,并向中原传播。吴地经济赶上并超过了中原及其它地区。
       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大发展,无锡、南通等地成为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学习西方,吴地文化开始转型,因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再次中断。以上说明,吴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在起伏中渐进的,显示了吴地文化兼收并蓄及其特有的开放性的本质特征。

(二)按照生产力标准,可以作为吴文化代表性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
  一是稻作文化。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地,河网稠密,湖荡众多,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是我国著名的水乡,适合农业的发展,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发掘证实,在距今六、七千年属河姆渡文化类型的浙江桐乡罗家角,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同期属马家浜文化类型的江苏吴县草鞋山、无锡仙蠡墩等地,水稻种植已较普遍。距今四、五千年属良渚文化类型的浙江湖州钱山漾、上海马桥、无锡锡山等处,农业和手工业日益普及。
      “稻为百谷之首,饭为百姓之命”,吴地稻作农业在我国稻作生产上作出很大贡献。米市之盛,一直居南方各省之冠,无锡成了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二是青铜文化。公元前六世纪吴地先民不仅掌握了出色的青铜冶炼与造剑技术,而且掌握了锤炼与铸铁技术,推动了吴地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江苏境内的江宁、丹徒、武进、无锡和苏州等地10多个地区出土的586件青铜器都可明证。
       吴越两国间以冶铸业发达著称,越之欧冶与吴之干将齐名,所铸宝剑皆称名于世。干将、莫邪夫妇“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精英”,用童男、童女三百人使皮囊鼓风,生火烧炭,进行冶炼,炼成的铁剑比铜剑更为锋利。古籍中有“棠铁之甲”、“吴越之铤(铜铁合金坯)”、“吴楚之铤”的记载。所谓“吴王金戈越王剑”,举世闻名。“肉试则断牛马,金铁则截盘匜”(《战国策·赵策》)。这种复合金属工艺已大大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则到近代才开始掌握这一工艺。
      三是工商文化。吴地先民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很早就有水产渔业、蚕桑业、陶瓷业等较为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为了物物交换的需要,还产生了定点定时的原始集体贸易。如传说中泰伯定都梅里,筑吴城,建有物物交换的集市“崇安场”。通过摊贩、庙会、集市等多种方式带来乡村贸易的兴盛,并逐渐形成了星罗棋布的集镇,开设作坊,发展了运输等行业,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勾吴古都梅村是很早形成的江南古镇之一。
明清时期,市镇经济逐步形成,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吴地一跃而成全国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地区。近代以来,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商业最发达地区。上世纪70年代起,无锡首创乡镇企业,普及苏南,影响全国,又一次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繁荣之区。

(三)以水为本是吴文化的特色
  吴地集江、河、湖、海及运河于一体,呈典型的水生态文化特征。滚滚东流的长江,连接南北运河,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汇集周边涓涓溪流,汹涌澎湃的东海,广纳百川巨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吴地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水环境之中,创造了独特的水文化。“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体态以至性格特征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吴地先民创造稻作文化、船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陶瓷文化等物质文化;也孕育和滋养了吴语文化、吴歌文化、吴俗文化、吴门画派、昆曲、评弹、锡剧等精神文化。泰伯奔吴“断发文身”,开“九泾一渎”;伍子胥相水筑姑苏城、开胥溪;夫差首开江南运河、凿邗沟;隋炀帝通南北大运河,历代重视水利建设。在外交上,孙吴时东渡日本,明郑和下西洋。近代以来,上海开埠,率先接受西方科技文化。生活在水乡泽国的人民育成了机智勇敢、思想开放的性格和锐意创新的作风。水对吴文化的全部内容,产生着十分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水就没有吴文化,更没有吴文化的昌盛发达,吴地文化因水而闻名天下。

四、吴文化造就了无锡的文明发展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先导。科技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的吴地,包括无锡在内,曾有过四次辉煌时期,具体表现在: 

第一次辉煌时期,是泰伯立国梅里,道启东南文明,显示了先秦吴地国家文明发展的高峰。主要表现有:春秋时期,吴国居民已能挖塘辟田,使用“火耕水褥”(《汉书·武帝纪》),进入早期稻作生产。农具有镰、锄、鎒等器物及铜犁。吴国后期已使用牛耕。阖闾当政时,积极推行伍子胥提出的“实仓廪”的主张,史料就有“民饱军勇”、“仓廪以具”以及吴王夫差曾一次供贷给越国稻谷“万谷”的记载。吴地居民创造的稻作文化,远比印度早2000年,对世界稻作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官府与民间畜牧业也有发展。
       第二次辉煌,是历经秦汉,尤其是永嘉、安史、靖康之乱,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吴地加速开发,至明清,经济、文化呈现鼎盛之势。 先秦两汉时期,春申君黄歇治无锡湖,立无锡塘。西汉张勃治水无锡。东汉梁鸿、孟光疏导梁溪河。三国东吴陈勋屯田毗陵,疏通长广溪。 农业普遍采用“火耕水褥”、铁犁牛耕,稻麦两熟。广种葛麻,人们改穿葛布、夏布。无锡陆墟阳山形成“石臼”等石器市场。宜兴成为南方早期青瓷的重要产地之一。
  南北朝时发生“永嘉之乱”。北方南迁人口90万,侨居苏南26万人,无锡人口激增。晋增设暨阳县。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加速了吴地的开发。无锡农村“鸡犬之声,阡陌相属”,苏南地区成为谷仓。手工业、造船业等的发展,促进了商业与城市的繁荣。对日本、朝鲜及南洋诸国的贸易大为增加。南北文化的再次交融,吴文化由粗犷转而精雅,由尚武转向崇文。科技文化取得卓越成就。名人有西汉后期的无锡人虞俊、东汉王关、高彪、高岱,东晋无锡人顾恺之,西晋暨阳周氏等。
       隋时,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唐代江南水利兴治,使无锡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无锡、江阴相继升为满四千户的望县,无锡经济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之一,也为京杭大运河线上的重镇之一。
  宋时南方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得到发展。无锡成南北货运集散地,农村集镇有洛社、甘露,江阴有申港,宜兴有张渚、湖滏等。“靖康之乱”,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移,无锡人口从约10万增至13万多。江南土地得到深度开发,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中央财赋仰给东南。宋代“优待文士”,“重文轻武”成为基本国策,“人才之盛,遂甲天下”。社会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文化也随之兴盛。吴文化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鸦片战争后,吴地加快接受西方科技文化,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无锡跻身中国“六大工业城市”行列,工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三,工人总数仅次于上海。1896年无锡杨氏首开业勤纱厂,周、荣、杨、唐、薛等实业家奋起。加上发达的杭嘉湖,东南成为富甲之地,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科技文化艺术、政治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入民国后,工商实业更掀热潮。新旧思想、风纪的撞击,吴文化处于转折阶段,开创了吴地第三次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开始。中途虽有曲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无锡乡镇企业在吴地掘起,“苏南模式”的形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趋向城市化,无锡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随着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城市体制的改革,外向型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有了新的成就,吴地两院院士、大学教授人数最多,吴地成为全国繁华之区。无锡连续五次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在长三角16城市综合竞争力中排行第三,为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作出了成绩。吴地文化进入了辉煌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经济社会赖以维系的根基。无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吴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文动力。在现今“十一五”期间,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无锡将致力于建设“文化无锡”,打造文化大市,使吴文化的丰厚资源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走进梅中,感受吴文化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坐落在吴文化的发祥地--有着3200余年文明史的“江南第一古镇”梅村镇,同驰名中外的泰伯庙毗邻。 学校创办于1913年春,系地方名士谈学周先生和乡村教育家华澄波先生、钱声一先生(钱伟长教授之父)等学人共同创办的一所享誉省内外的江南名校。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创办于1913年2月,距今已有98年的历史。早在1960年,无锡梅村中学就被审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80年被重新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90年来,先后在我校工作过的1250余名教职工,孜孜不倦,默默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培育了28000余名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中有部省级以上高级干部、知名专家、科学家、院士近400人。近几年来,梅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连创历史新高,令人瞩目。学生在全国奥赛和其它各类竞赛中频频折桂夺冠、披金挂银,以显赫的办学业绩回报社会。

梅村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国家级示范高等中学。从近代到现代到当代,历任校长都注重博罗人才,华澄波、钱声一、钱穆、孙起孟、钱令希、黄岳洲等名家、学者都曾任教于该校。国学大师钱穆第一本著作《〈论语〉文解》就是在此任教期间问世的。梅中以“至贤”为校训,老师们治学严谨、教育有方。

该校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思想的融合,一方面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平时让师生学习《论语》等古典名著,成立合唱队、器乐队等,弘扬传统文化,完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一所令学生和家长十分满意的重点中学。

至贤(至賢)

ZDIC.NET 汉 典 網

(1).极贤能;极有贤德。《荀子·正论》:“故至贤畴四海, 汤 武 是也。”畴,通“ 寿 ”,保有。《韩诗外传》卷三:“高明至贤,志行全成,湛我以道,説我以仁,变化我行,昭明我,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儒者以 汤 武 为至贤大圣也,以为全道究义尽美者,故列之 尧 舜 之谓圣王如法则之。”

(2).犹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史记·田儋列传论》:“ 田横 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 横 死,岂非至贤!”《孔子家语·王言解》:“所谓天下之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