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教学研究
  3. 教学心得
  4. 经验论文
  5. 在通用技术课堂中渗透生本理念的实践研究

在通用技术课堂中渗透生本理念的实践研究

结合四年教学实践,着重谈了天一中学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如何从注重教教材、注重讲设计到关注学生实践教学载体的选择、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让学生通过成功技术设计活动的体验来提升技术素养的过程。

我校作为“2049计划”中“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第一批“中国科协青少年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在劳动技术教育、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依托这些基础,我校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理念融合,将在劳动技术课程改革、小制作、发明创造活动、电子技术制作活动、模型制作活动方面的经验与课程开设要求有机结合,进行了一场探索有鲜明天一特色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研究、实践之路。

一、完善课程开设条件,规范课程开设阶段

我校早在1986年就开始形成初一花卉栽培、初二标本制作、初三照明电路与家用电器、高一机械制图、高二无线电基础技术、高三工业技术的系列铅印自编教材,有劳技教育传统优势,为江苏省劳技教育先进集体。2002年学校参编高中电子技术省编劳技教材,2004年倡导高中劳技教学改革:将高二的劳技课、美术课整合成综合课,优选四个学习项目让学生选课后重组成四个教学班,尝到了小班化、分组式、个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甜头。

2005年江苏实施高中新课程之际,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支持通用技术组按照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建设了两个专用技术设计室(小组合作型、配多媒体投影与学生用电脑)与1个创作实践教室,配备了20多万设备,还选派两位老师通过了省级通用技术骨干老师培训。初次开课,我们的主要精力化在研究教材上,也安排了一些实践,老师感觉开设效果比较满意,然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却不高,平均满意率只有64.1%

二、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满意度阶段

20079月我兼任通用技术教研组长后,带领组员全方位分析存在的问题,就教材处理、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核等方面对第二轮通用技术教学作了一系列大的调整。

1.立足技术活动载体,活用教材

必修1按照孔明锁、LED节能台灯设计两大项目为主线;必修2以规定条件木结构的压载承重比赛、控制环节设计比赛为主线,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按全学期规划各课时教学内容,课本内容的选用以完成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与设计、动手技能而展开,坚持教学做活动合一,避免过难和抽象,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坚持用教学过程记录表

学生每3-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人人是管理者(组名自定,岗位自设,有组长、记录员、监察员等)。每组有一记录表,记录的重点是学生的出勤、学习收获(一句话)、发言加分、清卫扣分等,以利于老师(技术课老师一般带班级比较多)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另外还有一班一成绩记录册,及时记录学生小论文、每章学案、设计方案、实践作品批改情况、每月发言加分汇总情况等,并定期表扬优秀。实践证明经常的反馈对于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力、正确评估学生过程成绩非常有效果。

3.精编学案

精编一章一学案,学案的第一部分为本章的知识体系(学练结合,学的部分为老师整理的知识点骨架,练的部分为填空,需要学生阅读书本后自己完成),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教材内容,建构知识网络体系;第二部分是知识活用(含选择题、配对题、分析题、设计题等多种题型),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技术思想与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闭卷考试作准备。实践证明它实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它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增加的实践内容有时间保证:如在技术试验这一节中我们增加了如何做“一次性筷子的承重试验”的新课题?学生们迫切地跃跃欲试:他们用瓶中加水的方法来解决测试承重极限点问题,用巧妙设计杠杆的比例方法解决了水一瓶水加满还不断的问题。

4.激活学生创作兴趣,人人完成两件以上作品

每个学生作品必配设计总表,通过设计表来规范、引导学生的设计过程。课堂亮点之一就是学生设计作品交流,在互动中你的思想点燃我的思想,而我的思想又能丰富、深化或修正你的思想,学生能在足够的参与和表现自我的过程中建构并掌握设计知识。由于每个学生设计千差万别,因此为确保不同风格学生作品的材料供应,教师除精心安排学生自己回家收集废品材料外,还不厌其烦为学生几十次跑市场代购零部件。镇江来听课的老师观摩我们的教学过程后,连呼不可想象,感叹我们解决了个性化器材供应的瓶颈、100%学生完成作品问题。学生对自己作品爱不释手,是我们老师辛苦付出后的最大满足。

5.组织系列作品评比

结合教学进度我们搞了创新方案设计、孔明锁与台灯作品、压载比赛、科技节控制环节设计等一系列比赛,每次比赛老师都精心批改打分,发放证书,让一大批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另外对于有创新价值的作品,老师还鼓励他们去参加省级以上的比赛。如2008通用技术课程上产生的学生作品经进一步孵化后有三个学生作品获得2008年省创新大赛一等奖,其中之一还获得了23届全国创新大赛银奖并获保送生资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对于通用技术课的满意率升至95.95%。学生满意率的提高,在于我们注重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于我们注重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结果。多创设和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情境及解决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还开启了学生们乐学、爱学、用学的支点,有效提升学生对技术课课堂教学的兴趣,“学中做,做中学”,学生自觉地带着问题去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打造课程品牌,探索科学考核方法阶段

学生满意(收获大)、校长满意(高效)、授课教师自己满意(有成就),这是各地同行对我校目前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水平与影响,我校四次参加无锡市、江苏省第一届和第二届通用技术观摩课开设,深受大家欢迎。

为探索选修课程的开设方法与途径,我校在校本选修课程中开设了建筑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电子制作技术、创造与发明、烹饪、模型制作、农业技术等课程,自编了两本校本教材。为探索通用技术课程的考核,我校依托无锡市劳技学会这个平台研究了无锡的大市统一考试方法:预备分三年过渡,最终达到全市必修课程开在高一、选修课程有选择地开在高二,考核内容由计算机题库考试50+基本动手能力考核10+平时成绩10+三个设计作品30分等四个部分组成,每部分得分分值超过50%且总分超60为合格,85分以上为[**]7584分为B,大市以上技术或创新大赛中获奖还可加分。以上内容第一部分为全市统一考试,后三部分为学校自己组织考核(全市统一规定实施细则),教育局组织抽查。

四、基于学生为主体,打造精品课堂阶段

前三阶段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学生满意率也稳定在90%以上。都后续的教学实践与学生调查我们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整体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与满意度,但如果要保持持久的这种状态、如果要继续提升感兴趣学生比例,则还须提升每节课的精品度。

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旦涉及到学生动手创作、互动交流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学生热情高涨。调查证明83.7%的学生表示喜欢的通用技术课类型为技术创作课,62.8%的学生表示喜欢技术设计试验课,这说明除去动手之外,学生还喜欢将实践与探究结合的教学方式。

虽然我校技术创作课与技术理论课的比例已提高到11,但是技术理论课是为技术创作课所服务的,无法再下降了。仅有12.2%的学生表示喜欢技术理论课的原因在于技术理论课上,教学方式仍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使得学生的能动性大大降低。尽管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加入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效果一般。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新的课型,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改变学生被动等教、等安排的局面。

研究表明通用技术必修教材内的很多内容无需教师讲解,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自行掌握。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学生感兴趣根问题的解决展开设计与讨论,或结合技术设计项目开展方案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展示交流不仅可以是全班性的交流,也可以是以小组形式的互评,多样的方式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及收获,这就是课前围绕前置性作业自主学习、课中依托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课尾教师引导点拨提升、课后社团性活动延伸的“新生本通用技术课堂”。这里开发简单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是关键。

以生为本是我校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新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坚信学生有天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潜能无限。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把课堂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逐步减少教师对学生过多的控制,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学生幸福学习的乐园,成为学生知识发展、思维发展、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的殿堂,使之为学生好学而设计。

“新生本通用技术课堂”第一种操作策略就是要把以前的主要依靠教,转化为现在的(在教师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第二种操作策略一是低进、多做、必然深思会而高出。课前早准备,上课早交流,以先学促学生思考,以交流促学生加深理解与掌握度。

“新生本通用技术课堂”强调“四突出”(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三转变”(变灌输式的教为自主性的学、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变“他律”为“自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式不拘一格,教师讲授时间总体不得超过30%

“新生本通用技术课堂”对通用技术教师的评价由单一转向多元:满意率调研(面向学生)、课堂情况调研(面向学生)、听课调研反馈(面向教师)、学生活动成果展示(面向活动、比赛等)四部分组成,各占25%

典型课例:《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与设计单元。教学课时不仅可压缩,而且还可加入一个简单木结构设计、创作、压载试验的技术活动项目。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二课时:开学第一课,建立组织机构、设计好小组记录考核表;课上开始10分钟布置前置作业1:寻找校园中三种不同稳固结构物体并分析稳固原理;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教师引导点拨课堂展示交流提升达到全部掌握教学目标。

第三课时:完成上一节课布置前置作业2:每人设计一个规定要求的木结构:材料自己准备。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教师引导点拨课堂展示交流提升达到每人完成设计图纸、材料准备。

第四课时:自由创作、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课时:自由创作、小组合作学习。第六课时:作品提交评比、压载试验。压载试验结果分析、获奖者感言与作品交流。

木结构压载承重创作设计实践活动的作品技术设计要求为:1)结构高度不小于200mm,结构中心留直径不小于20mm米的空隙,供压载试验时穿插金属棒用。2)结构总重不超过10克,超重不得参加比赛。3)结构创作统一使用3x4x1000桐木材料,用胶水胶接组成,不准添加其它任何材料。胶接胶水品种可自已任选。4)学生制作工艺流程为:放样→断料→加工胶接面→试放→修整→胶接单件→整体组装→固定存放,目前最好成绩为140公斤。

我校“新生本通用技术课堂”不仅在课内取得很大成功,还最大限度地延伸到了课外,与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目前三个通用技术老师每人带一个科技社团(电子、机器人、模型);每个社团的普及性培训教程每周一次在周五校本选修课程时间统一进行;科技社团的每个学员都有相应的研究性课题,研究进度与学校研究性学习安排同步;社团会员按照活动成效每学期还要评研究员、院士荣誉,颁发证书。每个科技社团有独立的学生管理机构,能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社团活动(周六上午或周日下午),据此一个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创新科学家后备人才的课内课外课程体系就此逐步形成了。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精品化是我校目前追求的目标,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学生的进一步全面发展。我校接连承办的20092010无锡市高中通用技术优秀课教学观摩活动均采用同课异构课形式,开课老师均安排了精彩的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均开始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相信无锡通用技术的技术体验教学特色将很快会辐射周边。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出版

[2]《技术与设计1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出版

[3]《教学载体是一个独立的教学要素》萧铭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2004.7

[4]《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2009.8

江苏省天一中学 冯丹沁